纳黎萱(泰语: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นเรศวรมหาราช,英文:Naresuan;1555年-1605年4月25日),又译纳瑞宣,全名宋德·帕·纳黎萱·马哈拉吉,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皇帝(1590-1605年在位),暹罗五大帝之一,原称帕那莱,意为“黑王子”。
纳黎萱原为缅甸侵略时拔擢的暹罗国王摩诃·坦马罗阇之长子。幼年时缅甸东吁王朝国王莽应龙降服暹罗,被作为人质送往缅甸。1571年放归,立为储君,随后领导暹罗军民反抗缅甸控制。1584年率军打败缅军,康复暹罗独立。1587年又打败缅甸的反攻。1590年继位,改称纳黎萱。1591年率军侵略柬埔寨。1592年缅甸乘机侵略,纳黎萱会师大破缅军,杀死其统帅缅甸太子。1593年再次侵略柬埔寨,次年攻陷其首都。后又从缅甸手中攫取马来半岛大部。
纳黎萱于危险之中拯救了暹罗,并以其杰出的军事才干屡胜强敌。1605年,纳黎萱在对缅甸阿瓦邦的战争中因病去世,死于清迈,享年五十岁,由其弟厄迦陀沙律承继皇位。
质子生涯
1555年,纳黎萱出生于彭世洛,为控制当地的权臣坦马罗阇之子,母亲是恰克发特国王的公主。1563年,大城王国被缅甸东吁王朝国王莽应龙侵略,坦马罗阇挑选向莽应龙屈服,但在1564年被逼交出包括纳黎萱在内的两个儿子前往莽应龙的国都勃固为人质。
在勃固,纳黎萱同其他傀儡国的王子一起接受了缅甸和葡萄牙式的军事教育,学会了缅语和孟语。1569年,莽应龙消亡大城王国,拔擢坦马罗阇成为大城傀儡国王,时年五十四岁。由于坦马罗阇同意献出自己的女儿苏班·坎拉亚成为莽应龙的侍妾,纳黎萱和弟弟“白王子”厄迦陀沙律在1571年一道被释放回国。
三破缅甸
1590年,坦马罗阇去世,纳黎萱正式继位成为暹罗国王。同年,莽应里动员了二十万戎行,由王储摩诃·乌巴罗阇带领缅甸戎行再次侵略暹罗,企图一举消亡阿瑜陀耶。但纳黎萱早有预备,缅甸遭到纳黎萱的突袭而败走。
1592年1月,缅甸王储摩诃·乌巴罗阇乘纳黎萱出动戎行柬埔寨之机,起倾国之兵再次来伐,纳黎萱被逼回师迎战。1月18日,纳黎萱率一万戎行到今泰国中南部素攀武里府的侬沙菜迎敌。缅军乘暹军立足未稳即建议进攻。纳黎萱决议利用缅军骄狂轻敌的心理,设伏歼敌。纳黎萱命一支暹军佯装溃逃,待缅军临近时,忽然出击,大败之。缅军公然上钩,进入了泰军布下的埋伏圈。
据传说,在战役的紧要关头,纳黎萱和其弟“白王子”的战象忽然失去控制,直冲入缅军阵营,两人在帕玛哈乌拔拉的面前被围困。在此情况下,纳黎萱向帕玛哈乌拔拉发出个人应战,一决生死,得到了帕玛哈乌拔拉的答应。*终,纳黎萱在象背上亲手刺死了帕玛哈乌拔拉,然后取得了整场战役的成功。当天是1593年1月18日,时至今世,该日仍然是泰国建军节。
从此,暹罗把握了战场的自动。1593年,纳黎萱攻占土瓦和丹那沙林,次年又占据毛淡棉和马都八,在孟加拉湾建立了自己的海军,并取得当地孟人的效忠。接着,纳黎萱又回师降服了柬埔寨(隆维克之围),将其降为附属国,解决了后顾之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