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之:天人之间的联系。六合人三才并排
第二,天人之间的联系。在西周和《周易》那里,把人和社会看得很重要,与六合并称三才。它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人作为主体看待。无论怎样谈天谈地,到*后总是归结到人和人的亊业。宇宙天然界为一大六合,人为一小六合。大天然的天象变化与人体的气化活动有直接的彼此感应和共通的规律。人体各种疾病的产生,特别是与季节气候有关的流行病,已有越来越集体化和频频产生的征象,这是宇宙大六合的阴阳失调造成人体小六合的阴阳失调。天人之间,
存在着内在联系,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这便是“天人一理”。《史记•乐书》也说,天与人相通,就好像是形和影的联系,做好事的人天报以福,做坏事的人天报以祸,是很天然的道理。这是“天人一理”的**个体现。风水家依据这种天人合一的天命观,提出“循天理诚为地理之根”(《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家之将兴,必先世多潜德阴,善厚施而不食其报。这样,虽不择地而葬,也会子孙昌盛,这是天赐”(《葬书问对》)。天产佳地,必待有德者得之。若非其人,甚勿轻泄,若与人卜葬,必是积善之家方可下手。如遇造恶之人,悖逆天理,切不可与葬(《天宝经序》)。
“天人一理”的第二个体现是“天人感应”说。它是由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思维发展来的,是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维,首要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公元前180〜公元前115年),首要观点是天人一体,相感相应。天然界的现象,都是天神意志的体现,灾异怪变以及吉祥瑞祥,也都是天受感应后而施加于人的奖惩。道教初期的经典《太平经》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说人是天之子,当象天行动。人君至诚的心能感动皇天,使阴阳变易。假如人君逆阴阳,背天心,则会有灾异,这是皇天对人君的劝告。
